师:接下来我们将尼龙绳的两端用胶带粘在一起,大家手握尼龙绳站成一个尽可能大的圈。
你们手里的闭合尼龙绳就代表一个电路,尼龙绳是静止的,现在电路内没有电子在运动。根据之前进行的活动,大家思考一下,还需要什么才能让电子运动起来?(引导学生想到需要电池或者其他形式的电源。)
接下来开始实验,明确了需要电池后,将写着“电池”字样的牌子挂在一个学生身上,并让该学生顺一个方向拉动绳子,此时其他学生要松松地握着绳子,以便让绳子能“流动”起来。这时,可以让学生对于为什么电池能形成电流(电子)提出自己的假设。

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能帮助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形成性评估。这一过程注意观察:①学生是否能够清楚表述是电源中的势能引起了电子的运动;②学生是否理解只有在闭合电路中能量才能流动。
给另外两个学生分别戴上写着“开关”和“灯泡”的牌子。在电路闭合绳子流动时,代表“灯泡”的学生要睁大眼睛张大嘴表示灯泡被点亮。依次移除电池或断开开关(解开绳子的接头),在这两种情况下,电流都将停止流动(即绳子停止流动),因为在开放电路中或者在没有能量来源时,电子不在流动,此时代表“灯泡”的学生要合眼闭嘴表示灯泡熄灭。
在“电池”工作状态下,可以利用这一时机向学生解释,为什么电池并没有“制造”电路中的电子。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概念。电路中的电子是存在于电线而不是电池之中。
引导学生们开心的扮演电线中的电子, 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,并亲身体验能量是如何流动的。在活动中,学生可以轻轻地发出“嗡嗡”声扮演流动中的电子,并在取下电池或断开开关时停止“嗡嗡”声。教师可以站在圈中,随时提问,像“能量为什么能流动?”“线路断开时能量会怎么样?”等等。可以用前面的黏土球势能展示活动启发学生,帮助他们理解尼龙绳活动中电子与电池的关系及运动原理。